“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新疆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喀什作为核心区重要结点城市,着力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提升发展新动力,发挥文化古城喀什在历史积累中的魅力与活力。传承与发展具有南疆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研究培养文化艺术人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喀什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思路。
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喀什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提出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倡议。在 2014 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规划被正式提出。在该战略背景下,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成为发展战略中亟需的支撑的资源和条件,而人力资源质量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喀什在丝绸之路建设中,人才开发在人才输血的过程中,更需要自身结合实际情况造血,开发具有喀什特色的本土人才。 重视喀什特色,保护喀什地区重要的民族艺术文化,将其传承发展,喀什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才能够兼具民族特色。
在历史长河中,喀什是中国内地通往亚欧诸国著名古丝绸之路南道和北道的交汇区,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喀什地区处于西部偏远艰苦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自身独特个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远处内陆,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制约,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多方面人才紧缺的现实问题。在新丝路建设发展背景中,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创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新丝路的建设与布局,喀什发展将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研究具有喀什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喀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激发喀什鲜活的生命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2 喀什传统民间艺术特色
喀什在历史上是中亚文化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新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喀什作为维吾尔族人口集中的地区,是典型维吾尔族文化的代表区域。喀什市内由铁匠、首饰工匠、铜匠等手工艺店铺和作坊组成的街坊区,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还展现出维吾尔族民间手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维吾尔族手工艺有着独特色彩特征、形式特征、艺术特征、时代特征和强烈表现力。
早在 2100 余年前,喀什是丝绸之路上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与门户之地。历史上喀什一直是天山以南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不到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喀什粗犷浩瀚,民风奔放。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喀什一样,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喀什如同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今在新丝路建设规划中喀什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喀什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从古至今与中亚、西亚各国都有着频繁的文化、贸易、宗教等方面交往。
喀什维吾尔族最集中,是本区域主体民族,具有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征。 除了主体维吾尔族外还有汉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蒙占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以及哈萨克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等,他们也具有独特的民族习惯和民俗风情。 喀什地区民族众多,又是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区。 该民族能歌善 舞,在民间音乐与舞蹈艺术成就上,有著名的“十二木卡姆”“刀郎麦西莱普”“古勒巴格麦西莱普”刀郎舞。 绘画方面,喀什有麦盖提农民画名誉中外,1988 年麦盖提县因农民画被文化部命名为“农民画之乡”。
喀什的民族工艺品,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具有独特的维吾尔族民族风格。 因此喀什也被中外学者誉为 “小民间艺术中心”。 喀什的手工艺品不仅受当地人喜爱,也经由丝绸之路销往西亚、中亚、欧洲等地,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手工艺品主要有:艾德莱斯绸,英吉沙小刀,首饰,民族乐器花帽,手工地毯,木模,铜器,木器,彩色印花布,土陶等。
3 艺术人才开发概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本土民族文化特色。首先要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具有地域特色文化介绍以及体验性实践环节的内容。民族民间艺术所具有的“丰富性”决定其文化价值的“丰厚性”。人才的培养除了在课堂讲解传统文化的理论性内容后,必须带着学生深人“民间”进行有计划、有方法、有依据的田野考察。
此外相关学者也对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传承和教育模式进行了相应的论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传承,不仅需要遵循音乐创作发展的自身规律,更需要有一支不断壮大的创作队伍。“木卡姆”的传播、发展、传承都离不开人的一切活动,人既是木卡姆的创造者,同时又是“木卡姆”的受众(王海霞,2012)。新疆是适合陶艺发展的地方,既有历史传承,又不缺乏艺术创新源泉,利用好新疆尤其是资源特色和人文特色,努力培养艺术人才,激发创作灵感,需要结合新疆资源特色和人文特色开展陶艺教学。 (赵国杰,2014)。
2002 年 “世 界遗产年 ”明确提出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不断探索民族化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教学原则。 传统民间艺术人才开发可采用多种灵活形式,学习培养方法不应拘泥于学习其现有成果。 喀什地区民族艺术人才开发应该挖掘学习和运用传统民间艺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艺术产业,实现喀什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
4 喀什民间艺术人才开发途径探究
4.1 学前教育中添加民族艺术元素熏陶喀什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远远滞后于国内东部地区,无论是教育基础设施还是教育理念方面都无法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 在偏远农牧区的孩子,学前教育基本由长辈和母亲进行启蒙。 学前教育的不足甚至欠缺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喀什地区应结合本区实际,充分利用当地人民能歌善舞的天赋,在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中添加民族歌舞艺术元素和民族美学元素。 学前教育学校环境设计过程中,注重添加民族风格元素。 设计活动和课程时,结合民族特色歌舞和民间手工艺,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受到民族艺术的熏陶,激发其艺术爱好和艺术天赋。
4.2 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师资配备
由于人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优秀的潜能和天赋。 教育需要发现学生,开发潜能,实现价值。 国家政策规定喀什地区的义务教育已经延长到 12 年, 在义务教育阶段,不仅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知识的构建,更要加强学生民族传统艺术底蕴的修养,坚持实施素质教育。 各学校配备相应的精通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和民间手工艺的师资力量。 同时挖掘具有艺术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根据学生的特长,最大限度地为民族艺术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4.3 中职和高职教育大力培养专业民族艺术人才
南疆地区的中职和高职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办学思路,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需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挖掘具有民族艺术天赋的学生进行培养。 同时设立不同学历之间的晋升途径,促进优秀民族艺术人才在求学和研究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得求学机会。 提升学历的同时提升能力。 2008 年以来自治区大力发展免费职业教育,喀什地区也相应设立社会相关需要的职业学校。 未来 5 年,南疆地区职业学校需要培育师资力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本地区特色,申办相应的特色职业教育专业,如手工地毯编织专业,民族服装设计专业,民族手工艺品设计专业。
4.4 高等教育重视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师资与科研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 将喀什民间艺术传承人、民族艺术资深专家作为高校特聘教师, 对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学习,采用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将立志从事民间艺术事业的学生优先录取。 同时吸纳民间资本,如设立专项民间艺术奖学金、专项民间艺术科研基金、专项民间手工艺创业基金等合适的方式融入高等学校。 从发展喀什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角度,支持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和逐步形成不同于其他传统专业的灵活、弹性、富有朝气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一支知识复合、学源宽广的民间艺术人才队伍。 通过多种途径为喀什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4.5 充分发挥社会培训力量作用 ,加强民族艺术技能培训
积极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发展喀什民间艺术,对民间艺人或社会团体创办的民族艺术培训机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发展规划大力扶持,在税收等相关政策上给予优惠及补贴,促进南疆地区艺术文化产业发展和艺术人才培养。 在喀什地区形成浓厚的民族艺术氛围和重视民族艺术发展的优良环境,真正让喀什民族特色艺术成为整个城市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
5 “一带一路”背景下喀什发展展望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加速,独特喀什文化艺术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决定性要素,而且也成为一个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 年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喀什要抓住发展机遇,需要让世界关注喀什地区的文化艺术魅力。如今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新丝绸之路发展规划建设中,依托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将少数民族艺术弘扬光大,形成喀什独有的城市特色和发展动力。积极促进具有民族艺术特长的学生就业创业,以民族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电子商务民族特色商品发展。结合喀什的区位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民族艺术,走一条具有喀什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另外,喀什的发展需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现代化发展经验,形成喀什特色的新丝路建设经验。在内力和外力共同驱动下,传承文化特色,提升地区软实力,真正使喀什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结合点、增长极、区域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