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2日讯 6月10日,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洛阳拉开帷幕。本次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河南省领导李亚、戴柏华等人出席。
刘玉珠在开幕式上表示,12年来,文化遗产日活动在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传播文物保护理念、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效果。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事业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作用。
围绕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与往届遗产日活动相比,本届活动呈现了以下鲜明特色:一是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的部署和要求,将“中国文化遗产日”扩容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也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内容得到了丰富和拓展;二是活动主题紧扣“一带一路”,更加集约、凝练,凸显了文物工作服务国家大局的时代使命;三是呈现了“国际范儿”,扩大了参与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官员,意大利、塞尔维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外交使节,有关中央国家部委代表,与全国文物部门、文博界专业人士,主场城市各界代表共襄盛会,达成了诸多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四是更加贴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以9省16所学校百余名中学生参加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知识竞赛,数百名中学生聆听的《丝绸之路与我们的生活》公开课及现场直播,腾讯、新浪等网站同步播出,数十万人在线观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扩大宣传了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对提高公众认知,以实际行动让文物活起来,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在开幕式后举行的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源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息息相关。国家文物局将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
本届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2006年以来国务院确定的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延续和扩展,对文物工作服务国家大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洛阳举办的这届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以其鲜明的主题、精心的策划、严谨的组织,引领了各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精彩呈现,已成为文物工作全面助力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良好典范。(伍策 郑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