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在线 国学课堂 经史子集 文化博览 一带一路 文创空间 华儒国学馆 华儒文化  
名茶文化 文化超市 文化市场 文化旅游 华人美食 特色小镇 视界全球 弘文馆  
一部金代儒家思想研究的力作
华 文 2018年3月19日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在“7·26”重要讲话和十九大报告中这种思想一以贯之。而“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首先需要把握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深刻内涵以及现实意义。在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金代儒家思想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虽然金代儒家思想与先秦、两汉、宋代、元明清儒家思想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金代在长达120年的时间里,接续了儒学在北方的微弱命脉,使之衰而不绝,并在后期有所发展,形成了金代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道风景线。因此,梳理金代儒家思想的形成背景、发展阶段及主要内容,凸显金代儒家思想的独特理论价值,无疑对于展现金代儒家思想的整体风貌、获得中国儒家思想的完整理解有着重要意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刘辉研究员的新著《金代儒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结项成果,正是在这一方向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首先,《金代儒学研究》一书对金代儒学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至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金代儒学研究的专著出版,金代儒学的全貌尚无较为完整清楚的展示,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此项空白,这是该成果最突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它以金代国势为背景,对金代儒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作者根据金代儒学与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将金代儒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为三个阶段:金太祖太宗时期的“借才异代”阶段,熙宗、海陵王、世宗、章宗统治前期的制度化阶段以及章宗统治后期的学术繁荣阶段。具体而言,在“借才异代”阶段,金统治者借用辽宋儒学人才来帮助其完成了建国和巩固初期统治的任务;在制度化和规范化阶段,金代儒家思想开始与金代政治制度全面接轨,表现为礼仪制度的儒学化、教育制度的儒学化和科举制度的儒学化;在学术繁荣阶段,金代国势由盛转衰,但随着南宋理学的传入,金代儒家思想走向了学术繁荣。当然,此前学界已有金代儒学发展三阶段的划分(详见魏崇武《金代儒学发展略谈》),但是对每一发展阶段的精准概括和深入分析,包括时间段的划分,包括时代背景的分析,包括内涵的体现,则第一次因作者的努力而进入了研究者们的视线,这一点尤其值得强调。

其次,作者从金代儒学的学术源流角度详述了金代儒学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作者通过研究发现,金代儒学深受经学、理学和“三教合一”思潮的影响。或者说,在经学、理学、“三教合一”思潮与金代儒学的相互碰撞中推进了金代儒学的发展,并使后者走向了学术化繁荣的高峰。因此,贯穿其中,作者以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为主要依据,对金代经学思想进行了梳理;从洛学之北方余脉、南宋理学北传、金代理学研究概貌几个方面,对金代理学作出深入探讨;从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学术和社会影响对三教合一思潮进行了阐析。同时,作者选取王若虚的经学思想、赵秉文的理学思想以及李纯甫的“大道合一”思想及其学术特征钩玄阐微,并做出总体评价。可见,作者从金代儒学的学术源流角度把握了金代儒学的发展历程以及金代儒学思想家的创见,这诸多研究在金代儒学研究领域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和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金代儒家思想的研究中增加金代孔学和庙学的研究,细致的文献整理、详细的数据分析,不仅使金代孔学和庙学有了更为直观的呈现,而且使金代儒学的内容更为完整,研究更为深化。

再次,作者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围绕金代儒学的演进历程与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对金代儒学的特质进行了高度凝练。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据此,作者认为,金代儒学长期受到金朝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影响,形成了金代儒学所具有的、彰显金人思想和文化观念的精神气质,即尚中意识、经世致用和批判精神。金代儒学这些独特的精神气质反过来又决定着金代以儒治国的基本国策和以儒家思想和文化为主导思想的政治制度等等。在这里,作者还批评了“金以儒亡”的观点。作者认为,奉行儒化政策,以儒治国是金朝统治者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历史发展大趋势所做出的明智和必然选择。金朝最终走向覆亡,有其自身和外在的多重原因,与尊孔崇儒并无必然联系。儒学在金朝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积极且显著的。

当然,《金代儒家思想研究》一书并非尽善尽美。由于金代参考文献的匮乏,譬如金代的经学研究,据考证,金人注疏的《易》《书》《诗》《礼》《乐》《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著述五十余种绝多大数皆已遗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金代经学研究的全面性。不仅经学研究,其他如理学研究、三教合一思潮资料也很有限。由于作者受限于此,难免影响研究的深入性。尽管如此,这仍不失为一部具有很高学术研究价值的专著。

(作者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返回上一层} {关闭}
文化中国
文化儒商
文化世界
关于中华儒文化网 | 会员介绍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客服QQ:540141209 E-mail:zlvip@foxmail.com 540141209@qq.com
版权所有 © 中华儒文化网     渝ICP备15002562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