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在线 国学课堂 经史子集 文化博览 一带一路 文创空间 华儒国学馆 华儒文化  
名茶文化 文化超市 文化市场 文化旅游 华人美食 特色小镇 视界全球 弘文馆  
让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也能“余音绕梁”
新华日报 2018年3月28日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报今起推出“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江苏故事”栏目,聚焦江苏新时代发展中的文化建设新思路、新理念、新成果,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江苏文化也正乘着这股东风,飞向海外,赢得广泛共鸣。图书出版、舞台演出、影视剧、城市文化……用创意讲好江苏故事,向世界展示多彩江苏,越来越多的对话和互动,传递着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带来了更多的时代机遇。

原创歌剧:用歌声与世界对话

从亚洲巡演到打开欧洲之门,江苏原创歌剧赢得了世界认可。记者昨日从无锡市歌剧舞剧院获悉,我省原创民族歌剧《二泉》将于今年下半年登陆欧洲,开启新一轮巡演。

2014年以来,江苏连续推出《运之河》《郑和》《鉴真东渡》《拉贝日记》等多部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江苏声音的歌剧,不仅在业界好评如潮,更先后走出国门,用歌声与世界对话。

“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江苏,首先就要学会国际表达,要会说‘世界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歌剧是具备‘世界通行证’的艺术样式,完全可以作为世界倾听中国声音的主频道。用歌剧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江苏声音,既是江苏文化自觉的必然苏醒,也是江苏文化自信的体现和文化实力的彰显。”

以原创性与地域性为抓手,是江苏这几部歌剧作品的共同特点。主创团队告诉记者,《运之河》的主旋律来源于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堪称世界性与民族性时隔千百年的对话。《郑和》的唱段中,则吸收了高邮民歌的元素。尤为难得的是,民乐的融入不是生硬插入,而是将交响乐的语言和民族文化内涵有机融合,在充分展现江苏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让原本柔软舒缓的江南音乐变得更有力量。

足印铿锵,乐韵悠扬。文化走出去,要能真正拨动外国民众的心弦,赢得更多的理解与认同。越来越多的“苏版歌剧”走出国门,正是文化自信的最好表达。此前,《运之河》赴欧洲巡演,在日内瓦首场演出中场休息时,杜乐蒙剧院经理柯罗德就激动地对江苏演出团队负责人说,“音乐很好听,演员唱得好,舞台那么棒,杜乐蒙剧院一年180多场演出,这是最有震撼力的一次!”

形式是世界的,内核是民族的。作为一部国际题材歌剧,《拉贝日记》的作曲更加国际化,特别是描写外国人在中国发生的与生命劫难抗争的故事,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执行导演奈哲尔·莱文斯的独特视角,也让这部歌剧更加接近国际化。但音乐的深层表达,依然保留了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特别在最后,当“光明的号角”奏响之时,一段民族音乐很好地融入其中,让全剧达到了最高潮。

要拨动外国观众心弦,必须尊重他们的审美情趣,学会用国际化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从这方面来说,这几部歌剧在唱响“江苏声音”的同时,更走出一条带有江苏烙印的“文化自信”之路。

唐建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

最中国的故事,最国际的表达。通过国际视野呈现民族记忆,可以更好地把本土文化传播出去。江苏的原创歌剧之所以能获得世界认同,就在于他们表达的故事理念在西方观众中产生了共鸣。不仅赢得了市场,更实现了两种文化的对话。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江苏连续多年推出多部精品原创歌剧,体现了一个文化大省的担当。歌剧的表现方式更能体现恢宏磅礴的艺术气象,江苏的这几部原创歌剧,可以说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成功实践。

本报记者 董 晨

城市远航:扬起文化的风帆

2015年,“世界时尚之都”意大利米兰,2016年,“世界创意之都”英国伦敦,2017年,“世界大都会”美国纽约……这是“南京周”走出去的足迹。在世界级舞台上,一个城市的梦想,搭载着文化的翅膀,可以飞翔很远。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活动,三年来漂洋过海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三年来,“南京周”带出去的南京元素精彩纷呈。中华文化穿越历史,来到了各国人们面前。云锦、雕版印刷、南京剪纸、秦淮灯彩……这些古老的南京元素,让许多外国人感到新鲜有趣。除了古老文化,“南京周”同样还带来了现代创意。由年轻的南京设计师葛文俊设计的Movilla“魔墅”,从南京漂洋过海来到伦敦,一个白色盒子像变形金刚一样变成了一个“城市客厅”,闪耀着科技时尚元素。秦淮花灯传承人顾业亮,则对传统的秦淮灯彩进行了创新,将传统手工的纸质彩灯和现代化的LED光源、有机玻璃球相结合,外国市民纷纷抢着把这些别致的彩灯带回家。

就这样,所到之处,南京掀起了一阵阵旋风,收获了各国的忠实“粉丝”,场场爆满的演出、人头攒动的互动活动、热烈非凡的洽谈现场,无不彰显着这座中国城市的巨大魅力。“南京周”推广大使、英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查理·席姆激动地表示,为了宣传“南京周”,自己走遍了中华门、中山陵、夫子庙等景点,“南京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站在国际舞台上,是亮出来,更是‘靓’出来。”南京创意设计中心主任王子烨说,现在我们讲求共融和合作,每到一个城市,“南京周”都不是单纯的“秀”,而是和对方共同协力,各自得到提升。如今“南京周”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在世界各地都有了忠实“粉丝”。“同时,也让更多南京本土企业走出去搭建了桥梁,增强了文化自信。”

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既要有我们的底蕴,又必须嫁接国际化的审美,才能让我们的文化自信传达得更加精准。雩剧坊创始人萧雁,2016中英合作《邯郸梦》和2017在联合国大厦上演的《Yong·董的奇幻旅程》,都由她担任制作人。《邯郸梦》中,男主人公卢生梦境中的事件在莎士比亚作品场景中出现。而《Yong·董的奇幻旅程》将昆曲、白局、现代舞、流行音乐融为一体。这种充满创意的跨界,外国年轻观众觉得特别有意思。

据悉,今年“南京周”将前往巴黎。届时,将上演塞纳河与秦淮河的“双河会”。巴黎的塞纳河上将游弋着一艘“秦淮河号”游船,精彩的南京故事还将继续漂洋过海直至远方。

杨恒一(“南京周”组委会项目负责人)

三年来,“南京周”不断优化“走出去”的主题和内容,践行了“文化走出去推动城市走出去”的战略使命,展示了南京的文化自信。同时,还通过政府领筹、社会众筹、宣传助筹、平台运筹,为南京企业搭建走出去平台,将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体现了南京的历史文脉、人文精神以及创意活力。利用文化走出去,重塑城市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南京百姓对南京这座城市的热爱。

本报记者 顾星欣

文学苏军:引起海外读者共鸣

文学苏军是中国文坛的一支劲旅,老中青三代作家的笔触从传统文化到当下现实,从历史钩沉到时代观照,笔触细腻、视野宏阔,在国际上产生了热烈反响。

十多年来,毕飞宇的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个语种,其中法语是最主要的语种,去年,毕飞宇荣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从2003年开始,毕飞宇的小说《雨天的棉花糖》《青衣》《玉米》《上海往事》《平原》《推拿》《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均“走向国外”,他在国外的“人气”也日渐看涨,甚至在国外一个小镇上参加一个很小的文学活动,都能遇到热情的“粉丝”。对此,毕飞宇深有感触地说,“我想,所谓的文化自信,就是这种默契,这种融洽!”但他同时也认为,虽然这几年中国文学的输出量确实提高了,但中国文学真正“走出去”还任重道远,“文化自信要求我们作家拿出更多真正优秀的作品,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都能找到共鸣”。

70后女作家鲁敏这几年在国内风头正劲,也逐渐受到了国外读者的关注。长篇小说《此情无法投递》英文版于2016年出版,并已签约阿拉伯语、土耳其语、蒙语、越南语。长篇小说《六人晚餐》已签约瑞典语、土耳其语。长篇小说《奔月》签约阿拉伯语。谈起版权输出的感受,鲁敏告诉记者,这几年外国读者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巨大变化有强烈的阅读兴趣与期待,对非虚构作品抱有很大的热情,觉得这是当下中国的一个比较直接的反射与观察角度,“与此同时,对普遍意义上的文学质量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不像过去那样满足于窥视或猎奇”。从文学角度谈起文化自信,鲁敏认为,“真正富有生命力的自信,体现在文学作品要反映‘人性’之魅或者‘文学’的力量,要反映整个人类或文学共通的主题。”

据省作协创研室介绍,近年来,赵本夫、范小青、苏童、叶兆言、黄蓓佳、周梅森、储福金、胡弦等作家有大量作品被翻译到国外,既有长篇小说,也有中短篇小说,既有儿童文学,也有诗歌,这其中,很多作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如围棋文化、先秦文化等,也有很多体现时代色彩,如反腐、城市化、乡村变迁等,题材多样。正如省作协创研室评论家所言,“这些年来,江苏文学‘走出去’正在发力,这些作品反映中国社会现实、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往往更加能够引发海外读者的关注,这让我们充分体验了一种深刻的文化自信”。

汪政(著名文学评论家)

这几年,江苏文学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许多作家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外,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国外作家也频繁地参加江苏的文学活动,江苏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已经是多层次、全方位了。要总结江苏文学从世界文学获得了什么,江苏文学又为世界文学贡献了什么,随着对话交流广泛深入,江苏作家的世界意识将更加自觉,世界对江苏文学的接受也将成为常态,这是越来越成为事业的“世界—江苏”的文学格局,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本报记者 贾梦雨

{返回上一层} {关闭}
文化中国
文化儒商
文化世界
关于中华儒文化网 | 会员介绍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客服QQ:540141209 E-mail:zlvip@foxmail.com 540141209@qq.com
版权所有 © 中华儒文化网     渝ICP备15002562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