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在线 国学课堂 经史子集 文化博览 一带一路 文创空间 华儒国学馆 华儒文化  
名茶文化 文化超市 文化市场 文化旅游 华人美食 特色小镇 视界全球 弘文馆  
姜广辉:宋代道学定名缘起
《中国哲学》 2018年7月2日 
道学(或理学)是宋明时期思想界的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但“道学”之名缘何而起,宋以后很少有人言及,《宋史·道学传》序里说:“道学之名,古无是也。”这篇传序的作者按照道统论的观点,虚构了道学的发展史,作为编纂《道学传》的理由,然通观全文,亦未见作者言及“道学”名称的缘起,于是,一个常见的名词也就成了疑案。本世纪六十年代,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提出“《宋史》列传中新辟了一项,叫做道学”,认为“道学”这个名词是元朝以脱脱为首的《宋史》编修者妄造的。[1]八十年代,冯友兰先生著文反对此说,认为,“道学”这个名词,是宋朝本来就有的,并不是修《宋史》的人妄造的名目,他列举程颐、朱熹、陈亮等人书中提到“道学”一词的材料凡八条,以证明其说。[2]冯先生的这一观点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其实这方面材料远不只此。十年来我留心于此,接触这类材料很多,但因为都没有涉及“道学”一词的来由,心中一直存疑。近日翻检古籍,发现了关键性的材料,十年之疑,涣然冰释。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道学”二字连用,最早见于儒家典籍《礼记·大学》“如切如磋,道学也。”但此一“道”字,应训为“言”,“道学”二字的意思是论学或研讨学问,两字并未合成一名词。
后来“道学”二字用来称呼道家修道之学,毛奇龄《西河集》卷一二二有一篇《辨圣学非道学文》,其略曰:
圣学不明久矣,圣以道为学,而学进于道,然不名“道学”。凡“道学”两字,《六经》皆分见之,即或并见,亦只称“学道”,而不称“道学”。……惟道家者流,自《鬻子》、《老子》而下,凡书七十八部,合三百二十五卷,虽传布在世,而官不立学,……只私相授受,以阴行其教,谓之“道学”。道学者,虽曰以道为学,实道家之学也。……是以道书有《道学传》,专载道学人,分居道观,名为道士。士者,学人之称,而《琅书经》曰“士者何?理也。身心顺理,惟道之从”,是名道学,又谓之理学。逮至北宋,而陈抟以华山道士自号,希夷与种放、李溉辈张大其学,竟搜道书《无极尊经》及张角《九宫》,倡“太极”、河、洛诸教,作《道学纲宗》,而周敦颐、邵雍、程颢兄弟师之,遂篡道教于儒书之间。至南宋朱熹,直匄史官洪迈,为陈抟特立一名臣大传,而周、程诸子则又倡《道学总传》于《宋史》中,使道学变作儒学。
毛奇龄指出道家曾使用“道学”之名是符合实际的。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以及后来的朱熹等人确实都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内容,但认为他们把“道学”(此指道家之学)变为儒学则不正确。其实,张载、程颐、朱熹等人名其学为“道学”,完全是从另一思路得来,至于与道家曾使用的“道学”名称相同,只是巧合。
    唐中叶以后至北宋初、中叶,儒学经历了一个演进蜕变过程,这种演进蜕变后的儒学,究竟取什么名称,也有一个酝酿过程。叙述一下儒学这一演进蜕变过程,有助于我们对其“道学”含义的理解。
唐韩愈作《原道》,首先提出:“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也。”这样一种数圣相传的道,至孟轲之死而不得其传,颇为玄秘,而易惹人遐思神往。这一道统承传说对宋初学界影响甚大,许多学者步武其说,踵事增华,且都试图接续千载不传的道统遗绪。如:柳开(公元945~1000年)作《应责》一文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3]其后孙复(公元992—1057年)又于孟子后增荀子、王通二人,他说:“自夫子没,诸儒学其道,得其门而入者鲜矣,唯孟轲氏、荀卿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而已。”[4] “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5]其弟子石介(公元1005~1045年)于尧、舜之前又加上六圣人,其言曰:“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少昊氏、颛顼氏、高辛氏、唐尧氏、虞舜氏、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者,十有四圣人,孔子为圣人之至。噫!孟轲氏、荀况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五贤人,吏部(韩愈)为贤人之卓。不知更几千万亿年,复有孔子;不知更几千百数年,复有吏部。”[6]又其后苏洵(公元1008~1066年)在《上欧阳内翰第二书》中说:“自孔子没,百有余年而孟子生;孟子之后,数十年而至荀卿子;荀卿子后,乃稍阔远,二百年而扬雄称于世;扬雄之死,不得其继,千有余年而后属之韩愈氏。韩愈氏没,三百年矣。不知道天下将谁与也。”[7]以上诸儒以振兴儒学文化为己任,他们的学术思想虽然与后来的道学并不一致,但在寻根续统的热浪中,道统谁系问题已使当时的学者对儒学的命运表示出异常的关心,而在发明“圣贤之奥”的学术活动中,必然会使古典的儒学思想趋于深化,因而引出二程、张载等人的新儒学——道学。

北宋儒者首先用“道学”称其学并有文献为见证的,当推王开祖。南宋学者宝谟阁待制陈谦于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所作《儒志先生学业传》中说:
皇祐贤良儒志先生王景山,讳开祖,……所著书多不出,惟《儒志》一编,门弟子传习。……最末章曰:“由孟子以来,道学不明,吾欲述尧舜之道,论文、武之治,杜淫邪之路,辟皇极之门。”……当庆历、皇祐间(公元1041—1053年),宋兴来百年,经术道微,伊洛先生未作,景山独能研精覃思,发明经蕴,倡鸣“道学”二字,著之话言。……后四十余年,伊洛儒宗始出。[8]
陈谦指出,王开祖“倡鸣‘道学’二字,著之话言”,明确认为,“道学”二字发明权应归王开祖。《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一子部儒家类关于《儒志编》的提要说:王开祖“其著作亦多湮没,是编乃其讲学之语,旧无刊本,据其原序,乃明王循守永嘉时搜访遗佚,编辑成帙。”《四库全书总目》修撰者观书不细,《儒志编》有两篇原序,首篇作者为明初翰林院编修苏伯衡,其序中言及他搜访王开祖遗著的过程,其中说:“兹过永嘉,辱友公九世孙渊,始得见其家藏《儒志编》。”后一篇原序作者汪循,在其序中并未言及搜访之事,是四库馆编修张冠李戴。但明代苏伯衡所得之《儒志编》,其本已残,南宋陈谦引述“道学”条已不复见。
    关于王开祖的身世,南宋学者枢密院参知政事许及之在乾道八年(公元1 172年)所作《儒志先生像赞》中有所言及:“公讳开祖,字景山,登皇祐癸已(公元1053年)郑獬榜进士第,试秘书省校书郎,出佐处州丽水县,既而不乐,退居郡城东山设塾,倡鸣理学于濂洛未作之先,讲下常数百人,年三十二而卒。”王开祖的生卒年不详,但他于皇祐五年中进士,此后不久即去世,卒年三十二。假定他于皇祐五年时年龄在三十岁上下,那么他生年比张载的生年(公元1020年)略晚。在《张载集》中“道学”二字也出现过一次,张载《答范巽之书》中有“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一语。张载生长于陕西凤翔郿县横渠镇,这是一较偏僻的地方,他与其弟子范育(巽之)议论朝廷事,当在其入仕之后,而张载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登进士第,这已在王开祖去世之后。又据《关学编·巽之范先生传》言范育在神宗朝授崇文校书,监察御史里行,并向神宗举荐张载等数人。推测张载给范育的信可能写于此时,这已是公元1068年以后的事。这要比王开祖使用“道学”二字要晚得多。
    程颐比张载小十三岁,在《二程集》中,“道学”一词十数见,都可以确切地考订为程颐在其兄程颢死后所写的文字,如程颐《上韩持国资政书》:“智足以知其道学,……莫如阁下。”《答杨时慰书》:“家兄道学行义,足以泽世垂后。”《上太皇太后书》:“儒者以道学辅人主。”《祭李端伯文》:“自予兄弟倡明道学,世方惊疑”等,无疑都是程颢死后程颐所写的文字,而程颢卒于公元1085年,这要比王开祖使用“道学”二字晚三十余年。
《宋史·道学传》将“闻道”早晚作为排列传主的重要依据,以周教颐“闻道甚早”居首,而《宋元学案》卷六《进士王儒志先生开祖》传中说:“先生见道最早,……是时伊洛未出,安定、泰山、徂徕、古灵诸公甫起,而先生之言实遥与相应。”由上文的推定来看,《宋元学案》这一见解是不无根据的。《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一说王开祖“诸儒,皆在濂洛未出以前,其学在于修己治人,无所谓理气心性之微妙也,其说不过诵法圣人,未尝别尊一先生号召天下也”。王开祖虽然最早使用“道学”一词,但他的学术思想与二程所创立的道学实有重大区别。

程颐在《明道先生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程颢)生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9]程颐将其兄程颢直承孟子道统,而将荀卿、扬雄、王通、韩愈等人一笔抹掉了。这里,程颐对“道学”作了最初的界定,他把“道”与“学”分开来解说,解为以周公为最后代表的圣人之道和以孟子为最后代表的圣人之学,前者属于政治范畴,后者属于学术范畴。而在儒家眼里,儒者出则从政,处则讲学,一生事业不外这两项。然而虽说是两项,内容却是一个。李心传《道命录序》说:“夫道即学,学即道,而程子异言之,何也?盖行义以达其道者,圣贤在上者之事也;学以致其道者,圣贤在下者之事也。舍道则非学,舍学则非道。故‘学道爱人’,圣师以为训,倡明道学,先贤以自任,未尝歧为二焉。”儒家从政的目的是行圣人之道,不能“行道”,便退求其次,而为“明道”之事,将圣学传之于人,期望后世因时行之。到了南宋,“道学”二字已不分开解释,如陆九渊说:“姬周之衰,此道不行;孟子之没,此道不明。”[10]而朱熹则对道学作了进一步的界说,他在《中庸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朱熹所揭示的古圣相传“密旨”就是《尚书·大禹谟》中的这十六个字,此即理学家所说的“十六字心传”。朱熹用道统心传来界说道学,因而南宋王柏说:“道统之名,不见于古,而起于近世,故朱子之序《中庸》,拳拳乎道统之不传,所以忧患天下后世也深矣。”[11]鉴于此,清代汪廷珍为理学(即道学)下定义说:“虞廷以十六字之心法衍道统,而理学乃得承于后代。理学者,道统所由寄也。”[12]从道统心传对道学(理学)加以界定,形成了道学流派(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核心。
 
【注释】
[1]参见《中国哲学史》第三册,第158页。
[2]冯友兰《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见《论宋明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页。
[3]《河东先生文集》卷一。
[4]《孙明复小集》卷二。
[5] 同上。
[6]《徂徕先生全集》卷七。
[7]《嘉祐集》卷十一。
[8]《儒志编•附录》。
[9]《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
[10]《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8页。
[11]《鲁斋集》卷五《跋道统录》。
[12]《象山全集序》。
(原载《中国哲学》第十五辑。)
{返回上一层} {关闭}
文化中国
文化儒商
文化世界
关于中华儒文化网 | 会员介绍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客服QQ:540141209 E-mail:zlvip@foxmail.com 540141209@qq.com
版权所有 © 中华儒文化网     渝ICP备15002562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876号